一、研究问题
二、国内外公众科学实践与研究的进展
(一)国外公众科学的发展
1、国外公众科学的实践探索
2、国外公众科学的理论研究
(二)我国公众科学研究的进展
(三)研究问题的进一步明确
三、研究设计
(一)公众科学的概念界定
(二)研究方法:对“萤火虫守望”的个案研究
四、“萤火虫守望”案例
(一)FW的两个发展阶段
1、科学博物馆时期(2008-2017年)
2、奥杜邦时期(2018年至今)
(二)FW项目持续发展的过程特点
1、持续稳定的专业科研团队
2、新技术推动下创新发展
3、生活网络与学习网络的重叠扩大志愿者参与
(三)FW项目的运行机制
(四)FW项目管理的基本经验
四、FW个案对我国发展公众科学的启示
(一)知识生产模式转型背景下创新知识管理体制
(二)建构更加开放的新型教育生态
文章摘要:近年来公众科学作为一种基于网络的开放式研究和学习模式已在一些发达国家快速发展。通过对“萤火虫守望”这一公众科学项目发展历程的整理分析,可以看到公众科学项目是通过大规模志愿者的参与形成持续不断的知识生成来维持和发展的,其发展的实质是学习网络的不断扩大与复杂化。个案研究发现:公众科学项目本质上是扩大了的组织化学习系统,在项目运行中具有分布式认知责任与认知过程模式化相统一、技术支持下共同探究和共享知识库在交互中共同发展、线上线下无缝衔接等特点;项目管理的基本经验是通过技术支持落实“学习者中心”理念,培养、激发志愿者创新学习行为以推动项目发展。总之,学习和科研相互促进并在互动中推动公众科学发展,发展公众科学可以在推动科学发展同时实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因此,我国有必要大力发展公众科学,并推动知识管理体制创新和创建更加开放的新型教育生态。
文章关键词:
论文作者:陈莉
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论文DOI:10.13397/j.cnki.fef.2022.02.008
论文分类号:G315